云裂变营销网

标题: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2-27 10:53
标题: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一、大赛介绍

1、简介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一项全国性的竞赛活动,简称“小挑”,“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根据参赛对象,分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两类。设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五个组别。
2、竞赛方式

大赛分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决赛。校级初赛由各校组织,广泛发动学生参与,遴选参加省级复赛项目。省级复赛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遴选参加全国决赛项目。全国决赛由全国组委会聘请专家根据项目社会价值、实践过程、创新意义、发展前景和团队协作等综合评定金奖、银奖、铜奖等项目。大赛期间组织参赛项目参与交流展示活动。
3、奖项介绍

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各省(区、市)报送的参赛作品进行复审,评出参赛作品总数的90%左右进入决赛。竞赛决赛设金奖、银奖、铜奖,各等次奖分别约占进入决赛作品总数的10%、20%和70%;各组参赛作品获奖比例原则上相同。
全国评审委员会将在复赛、决赛阶段,针对已创业(甲类)与未创业(乙类)两类作品实行相同的评审规则;计算总分时,将视已创业作品的实际运营情况,在其实得总分基础上给予1%—5%的加分。
专项赛事单独设置奖项
参加全国终审决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的,由全国组织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并视情况给予奖励。参加各省(区、市)预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而又未进入全国竞赛的,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
竞赛设20个左右的省级优秀组织奖和进入决赛高校数30%左右的高校优秀组织奖,奖励在竞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省份和高校。优秀组织奖的评选主要依据为网络报备作品的数量和进入决赛作品的质量。省级优秀组织奖由主办单位评定,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高校优秀组织奖由各省(区、市)组织委员会提名,主办单位评定后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
在符合“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章程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全国组织委员会可联合社会有关方面设立、评选专项奖。
二、历届回顾

第一届·1999·北京·清华大学
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和讯网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北京成功举办,竞赛由和讯网赞助,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近400件作品。大赛的举办使"创业"的热浪从清华园向全国扩散,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孕育了视美乐、易得方舟等一批高科技公司,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第二届·2000·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0年,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二届"挑战杯"万维投资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上海成功举办,竞赛由万维投资网赞助。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4个省137所高校的455件作品。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一批创业计划进入实际运行操作阶段,技术、资本和市场的结合向更深的层次推进。
第三届·2002·杭州·浙江大学
2002年,由浙江大学承办的第三届"挑战杯"天堂硅谷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杭州成功举办,教育部成为竞赛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作为承办单位参与了竞赛,并提供了全部经费支持。竞赛成为2002西湖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致力于打造创业天堂的杭州市甚至提出要将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永远留在杭州。
竞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44所高校的参赛作品共542件。竞赛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和风险投资界的关注。据统计,部分参赛作品开赛前就吸引了部分风险投资,金额达10400万元,其中签订合同的项目6件,签约金额4640万元。决赛期间,正式签约项目4件,金额达5760万元。其中,南京大学的"格霖新一代绿色环保空气净化器"商业计划获得了高达2595万元的风险投资。
第四届·2004·厦门·厦门大学
2004年,第四届"挑战杯"中国银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则把大学生创业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竞赛由中国银行和亚礼得集团赞助,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76所高校的603件作品参加了竞赛,其中100件作品进入了终审决赛。
台湾省首次派队参加,香港和澳门的大学也应邀观摩。参加终审决赛的参赛学生达1000余人,参加观摩的媒体、企业、投资等各界人士近2000余人,使"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在短短4届、5年的时间里就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第五届·2006·济南·山东大学
2006年第五届“挑战杯”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部分作品在赛前就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和风险投资界的关注。据统计,赛前共有13个参赛项目与25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获得了5921.35万元的风险投资。在终审决赛期间的投资意向洽谈会上,共有3个项目与4家企业正式签约,风险投资达2225万元。
山东省人民政府首次作为比赛所在地主办单位出现在挑战杯竞赛中,充分体现了省级地方政府对挑战杯活动的开展的重视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支持。飞利浦中国有限公司对该届比赛大力赞助,来自包括港澳台在内的22个赛区的129件作品进行了评审。 该届“挑战杯”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为进一步加大服务参赛团队创业的力度,主办单位邀请了国内12个高新技术园区作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园”。为更好地指导"挑战杯"获奖团队进行创业,主办单位还邀请了包括柳传志,刘永好在内的社会知名人士担任中国大学生创业导师。本节竞赛成为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办赛以来参赛高校数量、作品数量最多,港澳台地区全部参赛,自主创新比例明显提高,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类项目明显增加的一届比赛。
该届“挑战杯”竞赛得到了来自港澳台地区众多高校的热烈响应,香港地区首次正式参赛,共有来自香港地区的9所高校、澳门地区1所高校、台湾地区的3所高校前来参赛、参展、观摩,为大赛增添了新的亮点,吸引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第六届·2008·成都·四川大学
2008年11月16日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开幕式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内地的109所高校的150支大学生团队以及港澳地区的18支大学生团队在角逐金银铜奖。
第七届·2010·长春·吉林大学
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共同主办,长春市政府、吉林大学共同承办。本届竞赛共收到来自全国374所高校(含港澳台)的640项创业作品,参赛学生达6000多名。可谓汇集了大学生中的精英,并层层精选了领先的研究成果。比赛不仅要用展板、实物、资料、幻灯片和答辩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而且还要进行项目计划书评审、秘密答辩和“创业之星”网络虚拟运营竞赛。其中,“创业之星”网络虚拟运营竞赛是本届“挑战杯”新增的环节,它标志着这项全国性的大学生实践大赛已经开始由单纯的创业计划的撰写与答辩向创业计划如何有效实施转变。
第八届·2012·上海·同济大学
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同济大学承办、复星集团协办,本届参赛作品首次被分为“已创业”和“未创业”两类,并实行校、省、全国逐级报备制度,力求进一步突出竞赛设计的科学性与竞赛作品的实用性,即在主体赛事中,对于已创业类作品的考察,将更加注重商业运营效果;而对于未创业类作品,则更加注重市场发展潜力。根据已创业作品的实际运营情况,在其实得总分基础上给予1%-5%的加分,这项规则的出台将有利于调动“已创业”项目参赛团队的积极性,同时也鼓励更多创业项目投入实战领域,以此推动“挑战杯”由学术导向型向实战导向型转变。在评审专家都聘请风险投资专家,不再聘请高校专家,在传统的赛事活动之外,本届“挑战杯”在第七届竞赛增设的参赛团队网络虚拟运营环节的基础上,本届竞赛将设立网络虚拟运营专项赛,面向进入决赛的团队,按照自愿原则组织比赛,奖项单设。
本届挑战杯创业在奖项设置方面,竞赛将增加媒体、公众评价等环节,并设立最具创意奖、最具潜力奖、最具人气奖、最受媒体关注奖等单项奖。 此外,本届竞赛建立了协同合作的三区联动平台,将依托有关地方政府,遴选并设立第一批5个示范性大学生创业园区,在创业项目落户、临时办公场所租借、启动资金扶持等方面有多项专项独享政策,同时加强与有关方面特别是创业投资公司、金融机构等方面的合作,为高校学生通过参与竞赛实现创业提供支持。全国决赛期间,将设立创业园区开放日,组织参赛团队及嘉宾赴部分园区参观考察,实地体验创业企业运营情况,了解创业项目优惠落户政策;还会举办优秀项目风投洽谈会,推介“挑战杯”优秀创业项目。
第十二届·2020·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
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东北林业大学、共青团黑龙江省委承办。大赛设置五个组别,分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分别进行竞赛评选。
三、时间安排

以第十二届为例: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1.jpg

时间安排

四、注意事项

1、大挑与小挑的区别

“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两者在比赛侧重点不同,大挑注重学术科技发明创作带来的实际意义与特点,而小挑更注重市场与技术服务的完美结合,商业性更强,小挑奖项设置为金奖、银奖、铜奖,而大挑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大挑发起高校可报六件作品,其中三件为高校直推作品,另外三件要与省赛组织方协商推荐,而小挑只能推荐三件作品进国赛,大挑有学历限制而小挑没有,大挑分为专本科组、硕士组、博士组分开评审,大挑国赛最多可以报八人,而小挑最多可以报十人,大挑比赛证书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 、教育部 、全国学联、举办地人民政府的章,而小挑证书只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 、教育部 、全国学联的章。

大挑与小挑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可移步至以下文章

2、参赛形式

1.以项目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每个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3人。
2.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项目,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唯一的项目申报单位。
3.每人(每个团队)限报1件。
3、参赛要求

在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等比赛中获得省级以上金奖(特等奖)、银奖(一等奖)的项目,不可重复报名。
4、评审要点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2.jpg

评审要点




欢迎光临 云裂变营销网 (https://www.yunliebian.com/yingxiao/) Powered by Discuz! X3.4